愛我窩

千眼菩提怎麼盤 千眼菩提鑒賞

千眼菩提怎麼盤?在教授大家如何去挑選品質好的千眼菩提之後,再次帶來千眼菩提的盤玩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瞭解一下吧。

千眼菩提怎麼盤

千眼菩提,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點,仿佛有眾多的眼睛而得名。其樹主要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數量非常稀少。以前稱為鱷魚果,後又叫同心果,菩提樹有許多別名:沙羅雙樹、阿摩洛珈、阿裡多羅、印度菩提樹、黃桷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與佛教淵源頗深。

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阿摩洛珈”(Pippala),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為“覺悟”。

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千眼菩提堅硬無比,為實心狀,密度硬度大, 同時可以雕刻成任意喜歡的把件,也可以斷開打磨做成手串、手鏈。

千眼菩提四十年開花結果,結果之後其樹很容易枯萎,其籽非常難打磨,所以成品及其罕見。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用心製作才終成經典,可謂是菩提子之王,譽有菩提中的“沉香”之稱,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相傳千眼菩提子乃千手千眼觀世音之化物,屬菩提子之上品!

佩戴盤玩千眼菩提子有增運辟邪之功效,是難得的佛教聖物!有化惡解凶之用,常佩戴可以使有緣人少走彎路達到人生修為的最好境界。

第一步:去生

新到手的籽都有生性,入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用手套擼一陣。具體時間自己掌握就好。目的就是把表面的渣渣、溝溝、砍砍的去掉。例如車痕,碎粉啥的。盤到表面乾淨,車痕去掉為止。當然車痕太深的用手套不足以去掉,這樣的籽可以考慮用砂紙拋一下。反正最終的目的是讓你手上的籽顆顆乾淨無車痕。

第二步:掛瓷

很多人都講掛瓷。掛瓷就是讓千眼表面跟瓷器一樣光滑可鑒,就是拋光。你用手搓,用手套擼,說白了就是拋光。有些人非得說用砂紙打容易損壞珠子。密度這麼好的千眼你用砂紙打打表面您能破壞到裡面?也有說直接上手的,不上手就是破壞文玩的樂趣破壞本身文玩的意義。

第三步:上漿

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千眼在屋裡看上去很美,光亮的。到室外就變得沒有光澤。那原因是沒包漿或者包漿不夠厚。包漿就是汗和雜質形成的透明外殼。

第四步:開片

千眼菩提上有許多小點,千眼菩提一般有一個大孔,被稱為菩提眼,然後周圍有許多小點,猶如眾星捧月一般。達到一定年份的千眼菩提星眼處會開裂,稱為開片,一般玩千眼菩提的都喜歡開片的。

挑選千眼菩提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挑選原籽,就是最粗超的未經任何加工和處理過的千眼菩提子原籽;另一種是挑選已經經過打磨和製作出來了的菩提子工藝產品。

一、挑選千眼菩提原籽的話,因為有層厚皮,所以看不出裡面的顏色,只能靠運氣。正常的千眼菩提子原籽看著整體飽滿的一般都是白的,有的是發青那個是新果,過一段時間就白了(千眼菩提子保綠方法);如果特別飽滿還是綠色的,大多是人工做綠的,顏色不自然。異形果、帶蟲眼的、紋路深的效果一般有綠色的,但是應該說沒有特別飽滿的綠果。

二、如果是挑選千眼菩提子成品,造型大致分為原果(只磨皮)、手串(做成圓珠或桶珠)、戒指/扳指、葫蘆/花生(雕刻造型)等幾種;顏色分為綠色,白色,褐色三種。

因為個人喜好不同,所以喜歡什麼顏色的都有。但大部分人都喜歡“綠色”大過“白色”大過“褐色”。

千眼菩提子在進行保養工作的時候,在開始階段要注意用比較粗糙的布盤上千眼菩提子一個月,之後在用比較細軟的布手套盤上一到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看起來不是很長,但實際上是罪考慮收藏千眼菩提子的人的耐心與細心的。可是一定要耐得住等待的時間,最終才會得到最好的千眼菩提子。

千眼菩提子本來就是大自然的產物,這種天然而成的果實對於人體來說也是很好的。收藏者在進行選擇時要注意挑選技巧,精心的去進行挑選。在挑選之後也是要注意對於千眼菩提子的保養工作,也是要耐心細心的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