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智慧家居陷僵局 產品生命力差缺乏創新

然而,經過過去一年高速發展,小到插座開關大到冰箱彩電,均迎來各自領域的智慧化發展。而2015年同樣被大家譽為是智慧家居行業的拐點,然而大半年過去了拐點未現,而大批的智慧家居產品早已慢慢消亡……

產品缺無創新 哪來的生命力?

智慧家居陷僵局 產品生命力差缺乏創新 伴隨智慧家居行業的快速發展,眾籌、試用、首發、特賣、新媒體等迅速崛起,而這些互聯網資源也成了消費者與智慧產品"見面"的唯一途徑,同時也是創業團隊獲取投資人關注的平臺。在這裡,消費者能瞭解甚至支援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產品,同時創業團隊也能得到啟動資金及"天使"的關注!

而在各大知名眾籌平臺中,也陸續出現了一些"爆品",眾籌金額及參與眾籌的人數都非常客觀,同樣也吸引了眾多"天使"的關注,可謂是收穫頗豐。但時至今日,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電商或實體店中,當時的"爆品"還在麼?如果在,他們出貨量又表現如何呢?

相信細心的朋友已經注意到,大多數參加眾籌的智慧產品可謂是"曇花一現",等眾籌這段人氣過去後,好像就消失了一樣。還有個怪現象就是,廠商會對外宣稱自己產品的出貨量,但大家卻很少會看到或聽到周邊的朋友再用這樣的產品,難道都賣到國外了麼?

說到底都是因為產品不具有核心競爭力,以智慧插座為例,當一個產品備受關注後,那麼後續將有無數這樣的產品誕生,但功能幾乎無異,且當前消費者需求尚不明確,因此產品的生命力確實很難保障。

發展陷僵局 智慧家居難落地

"接地氣"同樣是各大商家或媒體談到的重點問題,如何讓更多的智慧家居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成了各個企業所面輪的困局。而"剛需"問題再次被大家提了出來,認為智慧家居產品並非家庭使用者的剛需,家裡對智慧產品的依賴度不高。

而隨著家庭用戶生活水準的提高,家庭安全問題逐漸被人們關注,家庭安防產品應該是"剛需",畢竟它是保護家人和財產安全的利器,按說每家每戶都應該買上一個家用網路攝像機才行。然而並非如此,大部門消費者比較擔心個人隱私洩漏問題,而生活中也實實在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無疑成了阻礙產品普及的一大門檻。

發展陷僵局 智慧家居難落地

而筆者也問了下周圍的朋友,為什麼沒有選擇讓自己生活更為方便的智慧家居產品。而其中有個朋友是這樣的情況:結婚後新置辦的家電,其中空調就美名曰智慧空調,可通過APP遠端控制,到家即可享受舒適的環境,然而筆者這位朋友連APP都沒有安裝過,覺得通過APP還不如手動來的方便,況且現在的空調製冷制熱的速度都很快,沒必要多此一舉!

其實想想這位朋友說的不無道理,想要讓更多的消費者改變生活習慣,首先要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說白了就是得給消費者點"甜頭"。而當下智慧家居產品價格沒優勢、功能沒創新、使用不方便、產品同質化等等,確實拿不出讓消費者認同的理由,智能家居落地並非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