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慢性胃炎的飲食調養與注意事項

慢性胃炎是老胃病,需要長期的治療,但是有的胃炎同志雖然吃著藥,但是出去吃一次火鍋,就讓慢性胃炎犯了。這就說明慢性胃炎的發生與我們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可以說,“吃”出來的胃炎,還得靠飲食來調養。因此,慢性胃炎的飲食調養篇,應遵循以下六原則。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要選擇容易消化的飲食,避免吃堅硬、生冷、粗糙含纖維過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每餐不可過飽,少吃零食,以免增加胃的負擔。

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肉類、魚蝦、豆腐、豆漿及綠色蔬菜,以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有利於胃黏臘修復。

減少對胃黏臘的損傷。進餐時宜細嚼慢嚥,使食物磨碎並與唾液充分混合。既有助消化又減輕胃的負擔,保護了有病的胃黏膜。

胃酸少者,應經常吃一些酸味食物。慢性萎縮生胃炎、胃酸過少的患者,可吃一些如酸牛奶、 醋煮的菜肴以及酸性水果(山楂、蘋果、桔子、草莓)等,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加食欲。

胃酸過多者,應書忌食容易產生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點、紅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濃茶、咖啡、酒類、濃肉湯等.可多吃蘇打餅乾,以中和胃酸.有明顯腹脹時,應盡可能不吃或少吃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伴有貧血的病人,應多食含鐵豐富的肝、腎、瘦肉、動物血、黑木耳及綠色蔬菜。

減少食物對胃的不良刺激,忌煙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長期進食過熱過酸及熏烤食物。避免長期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強的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