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揭開家庭裝修內幕 避免更多損失

浩大、繁雜的施工過程涉及方方面,監工往往讓業主心力憔悴,沒專業常識更是讓業主對施工問題防不勝防。面對裝修中不時冒出來的諸多問題,業主只能寄希望於裝修工素質高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揭開家庭裝修內幕,避免更多損失。

◆省略工序蒙你沒商量

“減少工序不說還浪費材料,這些工人一點良心都不掏。”說起自家裝修經歷,業主陳女士至今依然情緒激動。陳女士家裝修,刷牆時她為了避免顏色不勻不平整,要求工人仔細刷三遍,工人滿口答應。怕塗料不夠陳女士購買時毫不吝嗇。沒過多久,陳女士去現場查看卻發現,工人已經收拾工具準備收工了。陳女士怎麼看都覺得不像刷了三遍,但工人一口咬定錯不了,陳女士看幾桶塗料所剩無幾,也只能相信。可幾天後陳女士從鄰居處得知,工人不僅沒有按照要求的刷牆,而是把剩餘的塗料全都倒在了附近的垃圾堆裡。“這一裡一外我賠了工錢又賠料錢,還被當冤大頭耍,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感到心裡憋屈。”

◆一不留神就被“潛規則”

馮女士托熟人找了個包工隊,由於不熟悉裝修市場,工頭陪馮女士一起購買裝修材料。逛了幾家市場,工頭都說品質不好、不耐用。看到琳琅滿目的各種建材,馮女士腦子直犯暈。最終在包工頭的指點下,馮女士去“指定”地點買了地板磚和燈具。本來以為有內行推薦,買的便宜,可馮女士回頭一打聽,她買的燈具比別人多花了將近一倍的價錢,地磚也比別人買的貴。

業內人士提醒,常年搞裝修的工人和裝修材料銷售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賣材料的人把裝修工介紹給業主,裝修工給賣建材的介紹生意,不管主料輔料,只要給賣家撮合成生意,裝修工就有提成。介紹業主買裝修材料從中拿提成已成為裝修行業的“潛規則”,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旦被“潛規則”,業主只得買單吃啞巴虧。

◆小五金成為“搶手貨”

汪先生安裝水電時,由於不懂行,為了省事就按照工人開出的單子買了熱水管和銅芯線。可裝修完工後,汪先生無意發現別人家水電改造需要的材料比他少了一倍。僅僅銅芯線汪先生就比鄰居多買了7捆,水管也比別人多買10多根。但是施工完畢後,水電工卻連一點邊角料都沒剩下。汪先生為此還特意找了懂行的人請教,專業人士告訴汪先生,就他家的水電改造絕對用不了那麼多輔料,剩下的銅芯線和水管應該都被工人“順走了”。

“裝修的時候咱不能時時看著,偷工減料只要不影響工程整體品質就懶得追究了。”剛剛裝修完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裝修的時候他只是在木匠工作的時候,多留心些防止木匠過度浪費木料或者拿走木料。至於其它零碎材料他心裡也沒數。而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裝修中五金材料是工人最易帶走的。像合頁、鉚釘之類的小件,因為很多是打在牆體裡,業主很難檢查到底用了多少,往往裝修一次下來,工人帶走的五金小件少則價值幾十元,多則上百元。

◆暗藏玄機的裝修報價

“我雇的裝修工要的工錢和裝修的房子大小與樓下鄰居沒有一點差別,可貼完瓷磚後我卻比樓下鄰居多花了好幾百元”。張先生告訴記者,他請來的工人給牆上貼瓷磚,不同位置要價不同。工人一處一處給張先生算得很清楚,可幹完活張先生發現自己比別人多花了不少錢。經行家點撥張先生才意識到,裝修工一處處核算面積看似精准實際暗藏玄機。每一處多算一點並不明顯,幾處疊加起來就會多算出不少面積,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啞巴虧。同樣,一些工人貼瓷磚時按照磚的數量來算工錢,用不了一塊按一塊算,剩下的瓷磚帶走或者扔掉用來充數,無形中悄然長起了工錢。

◆裝修不可掉以輕心

裝修工程浩大,一旦“開了弓”就沒“回頭箭”。業內人士提醒業主裝修不要一味看價錢,選擇裝修隊最好靠熟人推薦,也可對裝修工在其它地方完成的“作品”實地查看。對於裝修材料的選擇,一定要準確把握行業脈搏,對主料輔料的大致價格做到心中有數,儘量選擇品質有保證的知名品牌,不要隨意聽信推薦。要省錢,團購的方法比較可行。對於隱蔽處的裝修,業主一定要親臨施工現場,仔細核對用料,避免裝修工偷工減料。在水電改造維修中,業主最好請教行家,心中熟悉改造圖紙,不要被所謂的“專業人士”牽著鼻子走。如果遇到按照面積報價的情況,計算面積的方法越簡單越好,只量實際平米數,不要採取其它計算方式。

以上就是“揭開家庭裝修內幕,避免更多損失”的介紹,你瞭解了嗎?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可以繼續關注一號家居網,我們會問您提供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