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美國床墊巨頭泰普爾-絲漣炮轟床墊電商新貴

“這些床墊電商在市場上大肆鼓噪,讓媒體產生了一種錯覺:他們也算得上是頭號玩家,”泰普爾-絲漣的首席執行官Scott Thomps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業務(與我們相比)規模很小。”

隨后,Thompson在電話會議上,用業務指標直接指出:傳統的床墊行業在面對Casper一類的電商新貴,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美國的媒體喜歡將床墊電商稱為Disruptor(破壞者,意指對于傳統床墊行業的顛覆),但Thompson更喜歡將他們稱為(Disruptive with the facts,意為事實破壞者,指電商們的夸大其詞)。

“我認為他們一直在強調一件事,床墊電商正在改變個行業,”Thompson說,“但是實際上,我們傳統床墊公司表現非常不錯。”

嚴格意義來講,Thompson的言論,既對又不對。

根據KeyBanc資本管理公司的數據,Casper在本年3月份的最新一輪融資中籌得了1億美元,使其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1億美元。

Stifel證券公司也坦言:“雖然泰普爾-絲漣公司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不算小,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但與此同時,近日公布的泰普爾-絲漣床墊第三季度財報,明顯要好于預期。外界分析師認為,這一結果部分要歸功于公司與兩大線下零售商Big Lots及Mattress Firm的合作。

泰普爾-絲漣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第三季度,公司完成了對Big Lots零售渠道的鋪貨,Mattress Firm在緊接著的第四季度,也會大規模迎來泰普爾-絲漣的產品上架。

為此,公司宣布將新增700個工作崗位。

除了Big Lots擁有的1400余家門店會為泰普爾-絲漣公司帶來強大的分銷渠道外,公司自建的線上渠道也在幫助公司阻擊床墊新貴。

Thompson的“嘴炮”本質有其合理之處,一方面,床墊電商做為一種興起不過10來年的新玩法,自然在初期會獲得一定的“新人紅利”:市場小,換來的是增長速度快;競爭對手少,換來的是公司的快速成長。

但是一旦線上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原本看不見的天花板開始顯現:市場份額到達一定量以后,前期的高速增長便不可持續;大量競爭對手的涌入,改變了原有的格局。

而當這種情況出現,則要求線上業務尋找不一樣的分銷渠道——線下。但線下床墊的分銷渠道經過幾十年的成熟發展,數強爭霸的局面早已形成。不是新玩家隨便就可以撼動的。

說到底,渠道為王。線上如此,線下也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