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蝴蝶蘭的養護】蝴蝶蘭的正確養護方法

蝴蝶蘭是一種適合室內養殖的植物,新手在養殖蝴蝶蘭之前要清楚,哪些做法不利於蝴蝶蘭的生長,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似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範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只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豔奪日,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繡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它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釐米以上。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麵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曲,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絕大部分的蝴蝶蘭都沒味,只有少數有味道,我們叫它帶香味的蝴蝶蘭,這種蝴蝶蘭很稀有,可很多人聞了後說那是臭味,還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頭痛。

家庭養護蝴蝶蘭

溫度家庭養蝴蝶蘭,首先要保證溫度。蝴蝶蘭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生長時期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蝴蝶蘭(尤其是白花蝴蝶蘭)白天溫度在27℃,夜間溫度保持在18℃左右時,長勢良好。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氣溫低時應注意增溫一般冬季有供暖設備的房間,這個溫度不難達到,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將花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離之過近。夏季溫度偏高時,需要降溫,並注意通風,若溫度高於32℃,蝴蝶蘭通常會進入半休眠狀態,要避免持續高溫。春節前後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間,但不能低於13℃。

水分蝴蝶蘭屬於附生蘭,在原產地大都著生在樹幹上,根部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從濕潤的空氣中吸取水分。當人工栽培時,根被埋進栽培基質中,如澆水過多,基質通氣性就會變差,肉質根就會腐爛,一般葉子變黃,嚴重時導致死亡。澆水的原則見幹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幹時再澆一次透水;一般澆水宜在晴朗有陽光的上午進行,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乾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向葉面噴霧;但注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去。

光照儘管蝴蝶蘭較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後,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豔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如放在室內窗臺上,要用窗紗遮去部分陽光。

營養栽培蝴蝶蘭一般選用水草、苔蘚作栽培基質。施肥的原則應少施肥、施淡肥。正常生長期施用蘭花專用肥2000倍液,進行根部施肥;視生長情況,2周-3週一次。開花前可選用15-30-15水溶性高磷肥1000倍-2000倍液,約10天左右噴施一次;花期和溫度較低的季節停止施肥。

從小苗到開花大約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後,觀賞期可長達2個-3個月。當花枯萎後,須儘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節-5節處剪去,2個-3個月後可再度開花。但這樣植物株養分消耗過大,不利於來年的生長。如想來年再度開出好花,最好將花莖從基部剪下,當基質老化時,應適時更換,否則透氣性變差,會引起根系腐爛,使植株生長減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葉生長出的5月份換盆為宜。

蝴蝶蘭的花期養護

在室內養殖蝴蝶蘭,由於溫度和濕度等因素,蘭株的葉子在一年的時間內只長1-2片。家庭養蝴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單生於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當蘭株長出花芽時,把室內溫度控制在18度至20度,再過120天左右的養護,蝴蝶蘭就會開花。可以預先在花盆中給即將要誕生的花莖設置上支撐避免花莖倒伏。花莖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固定防止花莖折斷。

當盆中每一個花蕾長好時,就不要再改變芬盆的擺放方向,以免蝴蝶蘭的花開得參差不齊影響觀賞。在長達4個月的花期裡,要保持室內通風和溫度並讓溫度控制15-18度之間。春節前後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間,但不能低於13℃。

開花期要注意的是灰斑病,主要原因是由於沒有注意到花瓣上的水珠,或其他病害,有礙花的觀賞價值。因而千萬不要將肥水噴到花瓣上。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蝴蝶蘭的正確養護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