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如何打籃球

如何打籃球

假想你在一個二萬人的球場裡,聲音嘈雜。你打了兩個半小時的球,輕度脫水。你每次進攻只有24秒完成。你還來得及多想嗎?不可能啊。

為什麼許多NBA教練暫停時都在拼命吼“控制籃板、別讓它們快攻”這類簡單的指令?因為大家根本聽不進複雜的指令,只能在這些細節上使勁。

然後,關於戰術的問題。

NBA球隊的防守,無論你前三節半怎麼玩,夾擊延阻、收縮擴防,到第四節最後基本一個套路:

A 無限換防。

B 對球施壓。

所以第四節尾聲,很少有球隊跑複雜的戰術。大家就是拉開場子單挑,因為戰術也沒用了。

——哪位問了,平時為什麼不對球施壓呢?答:平時大家沒那麼多體力。

最後,常規賽問題。

太陽以前的保羅-舍利退役後說過,絕大多數球員對常規賽,沒那麼嚴肅。大家每天坐大巴坐飛機趕到客場,安排或不安排訓練,打完比賽走人。能讓球員們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的是超級名帥,萊利、戴利、拉裡-布朗才做得到。大多數球員,常規賽真就是打卡上班過去了。贏就贏,輸了也就算了——除非是關乎季後賽排名。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大前鋒可以說是在一場比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大前鋒不是最弱的,也同樣不是最強的。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當大前鋒的,大前鋒的身體素質要夠硬,速度、彈跳力和力量都是不可缺少的。搶籃板需要速度、彈跳力和力量如果沒有速度的話你還沒準備好可能就被人搶了籃板球,彈跳力不好的話很容易被那些彈跳力好的搶去籃板球。沒有力量的話,搶籃板根本沒你的份。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也是創造得分機會最多的人。如果沒有了大前鋒,光靠中鋒是搶不到幾個籃板球的。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 大前鋒出手的機會不會很多,但也不會很少,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筐,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要求也較高。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

配合大前鋒搶籃板和傳球運球。

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但是不如大前鋒搶籃板球的幾率高。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裡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筐,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準。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筐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筐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著名人物:威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卡裡姆阿卜杜爾賈巴爾,沙克奧尼爾,哈基姆奧拉朱旺,喬治邁肯,大衛羅賓遜,盧克瑟蒙德,摩西馬龍,比爾沃爾頓,派翠克尤因,阿朗佐莫寧,羅伯特帕裡什,戴夫考恩斯,姚明,德懷特霍華德,安德魯拜納姆。

著名人物:蒂姆鄧肯,卡爾馬龍,鮑勃佩蒂特,凱文加內特,查理斯巴克利,德克諾維茨基,凱文麥克海爾,戴夫德布斯切爾,鄧尼斯羅德曼,傑裡盧卡斯,克裡斯韋伯,克裡斯波什,保羅加索爾,佈雷克格裡芬,凱文樂福,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