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九成家居照明不科學,家居照明八大誤區!

據美國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約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科學研究發現,任何人工光源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這種光壓力長期存在,會使人,尤其嬰幼兒表現得躁動不安、情緒不寧,以致失眠。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以下常見誤區,才能營造一個既美觀,又舒適健康的科學照明環境。

1、整體光源過亮。很多人為了彰顯豪華,裝修時大量使用過亮的燈具,如水晶燈、射燈、筒燈等,還有些人在客廳天花板上安裝一整圈射燈。這樣的照明缺乏科學性,不但浪費資源,還會對眼球造成很大刺激,易引起情緒煩躁。

2、亮度強弱不分。家居中各空間功能不同,對照度強弱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客廳、書房、餐廳等空間的亮度要比臥室、廚房等空間強些,這樣比較符合人體作息規律。臥室最好至少安裝三盞不同類型的燈,一盞是大燈,瓦數別太高,以免在黑夜開燈時太刺眼;一盞是檯燈,不少人喜歡躺在床上讀書看報,檯燈的亮度最好可以調節,讀書時調亮些,看電視時調暗些;還可以在距離地面30釐米的地方設計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夜燈,在夜裡開著,方便起夜。

3、明暗對比太強烈。室內光線應儘量保持柔和、均勻、無炫目和陰影。一些人為在某些空間營造特殊效果,在室內使用配有不透明燈罩的燈具,導致室內明暗分明,當人的視線由明區轉向暗區時,眼睛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看清物體,這樣反反復複極易引起視覺疲勞。

4、燈光五顏六色。有的家庭在選燈具時,為追求豪華,往往忽視合理的採光需要,把燈光設計成五顏六色的。燈光顏色雜亂,不但損傷視力,還會干擾大腦中樞神經功能。

5、不考慮色溫。多數人在購買光源時只考慮照度,很少考慮色溫。一般在室內照明中,主光源應為冷色調,輔助光源宜為暖色調。此外,從房間用途來看,書房、客廳、廚房等宜用冷色光源,臥室、衛生間、陽臺等宜用暖色光源。

6、床頭擺放螢光檯燈。人們總喜歡在床頭櫃上放置一台螢光燈,殊不知這種燈看似溫馨,卻具有頻閃的缺點,而且使用時間長了,還會發出一種“嗡嗡嗡”的聲響。在這種環境中看書、玩電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比如視力下降、頭暈、失眠等。

7、總將可調光源的亮度調至最大。由於可根據需求調亮和調暗,可調光源受到很多人青睞。很多家庭習慣把亮度調至最大,這樣不僅大大縮短光源的使用壽命,還對人體健康不利。可調光源的亮度最好控制在60%—80%,最大亮度別超過90%。

8、電視牆一側開燈。有些家庭會在電視牆一側安裝射燈,看電視時只打開電視牆一側的燈具,這樣會影響視聽感受,也不利於眼睛健康。應在座位兩側都設計壁燈、檯燈或落地燈,看電視時的亮度最好調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