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年後裝修先來學 家裝菜鳥需提防隱性消費

報價3萬元的房子裝到最後花了4、5萬元”,“花高價買的裝修材料品質還不如普通材料”,“找裝修公司必須包工包料”……在裝修過程中,許多市民有著方方面面的苦惱。那麼,家裝市場上究竟有哪些事情是市民不瞭解的呢?日前,記者採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在此給出相關建議,提醒消費者在進行裝修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以免掉入一些裝修公司布下的“陷阱”。


居美印尚家居館 美哉家居飾品館

裝修市場水很深家裝隱性消費需提防

宣傳不實需提防

額外費用收費多

很多打算請家裝公司裝修房子的消費者都發現,一些家裝公司的裝修報價很便宜,有的甚至便宜得超出想像。例如裝修一套新房,按照100平方米的標準計算,一般的家裝公司會給出連工帶料4、5萬元至8、9萬元左右的報價,但同樣提供設計方案,同樣提供裝修材料清單,一些家裝公司的裝修報價卻能夠低至3萬元,甚至更低。對消費者來說,換一家小規模或不知名的小公司,上萬元錢看似就可以這樣“輕輕鬆松”地省下來了,相比之下可能比其他公司的裝修材料費還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往往圖便宜與之簽下裝修合同,在裝修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額外的費用。

市民李女士剛剛開始裝修沒兩天,李女士就被裝飾公司告知他合同中的裝修費用並不包括門口、視窗等處的打膠、吊頂後面的支架、衛生間瓷磚後的防水處理等,裝修品質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李女士只得又向家裝公司交了“額外”的裝修費。這一出一進,李女士非但沒有省錢,反而又多花了3000多元。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遇到這種隱性消費陷阱的消費者不僅僅是李女士一人,許多家裝公司表面上為消費者開出低廉的裝修報價,卻在輔料、細節等不為人所注意的地方“找齊”。

套餐搭配有玄機

好看未必就好用

“203元/平方米、299元/平方米、310元/平方米……”作為百姓日常居室裝修,這種價格看上去確實很誘人。因為從直觀來看,即使100平方米的房子,裝修一新也不過2、3萬元錢,更何況商家宣稱使用的還是環保的名牌產品。然而,消費者哪裡會想到,這種看似“透明”、實惠,讓人省心的裝修套餐,其實用起來並非那麼簡單。

採訪中,有過消費經歷的幾位消費者對此頗有感受。市民王女士告訴筆者:“我選擇了一款288元的套餐,100平方米也就2.88萬元,心想即使打出點餘量,3萬元也足夠了。可是施工以後才發現,很多專案如水電路改造、安裝門窗和燈具、垃圾清運等都是要另外再收費的,而且有的專案不加又不行,就這樣最後我花了大約5萬元才達到基本的裝修效果。”另外一些消費者也表示,選擇這種定價套餐原本是為了經濟實惠而且省心,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施工水準有參差

“小動作”難發現

目前裝潢市場已經漸漸規範,只是在裝潢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具體操作人員的水準影響了公司的裝修品質,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消費者由於對裝潢方面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因此在施工人員報出所需物品的時候往往不知內情。

舉一個例子,現在有不少施工人員,都是趕場子做活的,往往是泥水工先進行首期施工,之後木工進場,而按照製作傢俱的細木工板來算,二室一廳的用量在十張板左右,如果木工多個地方同時施工,他往往會“套裁”,這樣表面上用量並不增加,但是木工從中可以省掉2到3張板,以每張板的市場零售價約為100元計算,木工從中可以獲利300元,而這樣的隱性開支消費者是無論如何也察覺不到的。

消費者在裝潢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低值易耗品,諸如牆面乳膠漆、傢俱漆、傢俱導軌等,這些材料在單價上看價值並不大,而且施工人員按照實際的面積計算用量,可以說滴水不漏,挑不出一點兒毛病。如在製作傢俱上漆的時候,如果消費者不在,漆工往往會少走幾次漆,特別是現在流行的清水漆傢俱,消費者如果不是行內人,是絕對看不出來的,一直要到使用多年後才會發現不對勁,多餘的漆往往會轉移到其他施工現場使用,一進一出漆工從中克扣下的油漆就是其“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這樣的小動作,一般的監理也很難發覺,因此隱蔽性極強。

>>> 當田園遇上宜家 開心房奴曬55平小戶型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