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家居生活 » 家紡

馬題材南紅雕刻技法及其寓意

馬, 古時候被稱為龍馬, 在《易經》中有“乾為馬”之說, 馬的精神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凝聚著民族的魂魄。 以馬為題材的玉雕作品造型豐富, 生動而富有變化, 通過雕刻師的精湛工藝, 運用圓雕、浮雕等技法加以琢制, 可體現出不一樣的藝術風格。

馬的形象勇猛駿逸、剛毅昂揚, 本身就代表自強不息、忠誠善良、賓士熱烈等意思。 而在有的南紅瑪瑙雕刻中, 會搭配其他圖案帶來不同的寓意。 我們最常見的南紅瑪瑙雕件與龍搭配為龍馬精神、龍騰馬躍等, 寓意能屈能伸、精神旺盛;與猴搭配則是馬上封侯, 有著加官進爵、步步高升、飛黃騰達的美好寓意;而如果與瑞獸搭配, 則寓意馬上有壽, 類似的還有馬上有錢, 馬上有財和馬上成功等, 而馬背上雕有一隻蝙蝠的則是馬上有福(有的還有蜜蜂);還有一種不太常見的是馬背上長了翅膀, 這樣的雕件則寓意馬到成功、財運飛來,

此外, 馬題材的南紅雕件還有馬上平安的寓意。

在南紅作品中, 以“馬”為題材的不在少數, “南紅馬”一般分為“仿古馬”和“寫實馬”, 二者的區別在於雕刻方法及馬的藝術形象具備的形體特徵。 如仿古馬運用的是浮雕法, 雕刻師一般主要突出馬的頭,

並有意柔化馬的形象, 使其呈現一種復古的美感。 而寫實馬運用的是圓雕和少量的鏤空雕, 整體體型大概可分為圓形、橢圓形和半圓形。 寫實馬的造型風格渾厚奔放、雄健有力, 四肢健碩, 與頭尾運動方向相呼應, 呈現的是一派生機的景象。

縱使南紅瑪瑙“馬”的風格不同形態各異, 但雕刻技法卻萬變不離其宗。 接下來, 我們將簡單分析雕刻的每一個步驟。

第一步, 形象制定。 在南紅馬的形象設計中, 雕琢師要對馬的形態進行認真對比思考, 從而制定出馬的具體體態形象。 如果馬的動態不是很大, 可以從正面以最簡單的線條和體塊將馬的造型勾勒出來。 如果馬的動態幅度較大, 有回首、騰躍等動作, 則從其他多個角度來進行切割, 把握好馬的各部分形體相對位置。 這就是工藝設計及形象的大致勾畫。

第二步, 粗工工藝。 雕琢師按照設計構思, 用工具切去南紅原料與馬輪廓無關的餘料, 然後對粗胚進行加工, 確定馬各部分體塊在原料上的實際位置。 按照馬頭、軀幹、到四肢的雕刻順序, 在相應的原料體塊上按其特徵, 遵循“先方後圓”的雕刻法則, 將大塊分為中塊再到小塊的程式雕琢, 反復幾次直到馬的形象逐漸顯現。 需注意的是, 在切割時為避免在細工時原料有所損傷, 需保留部分餘料。

第三步, 細工工藝。 也叫精細派活,是對馬本身和裝飾的精雕細刻,用不同的雕琢工具對馬的形象進行細部雕琢刻畫,依次對馬的頭、頸、軀幹到四肢進行深加工,確定最終形態。

第四步,完善修補。這是最後的修整,對已完成的部分進行細緻雕琢,再對之前未定型的部加工完善,去掉之前所留下的輔助支柱,形成完整的雕刻品。

第五步,拋光打磨。這是成品的最後一步,對精細修飾後的馬形態進行拋光打磨,南紅馬的工藝基本完成。

也叫精細派活,是對馬本身和裝飾的精雕細刻,用不同的雕琢工具對馬的形象進行細部雕琢刻畫,依次對馬的頭、頸、軀幹到四肢進行深加工,確定最終形態。

第四步,完善修補。這是最後的修整,對已完成的部分進行細緻雕琢,再對之前未定型的部加工完善,去掉之前所留下的輔助支柱,形成完整的雕刻品。

第五步,拋光打磨。這是成品的最後一步,對精細修飾後的馬形態進行拋光打磨,南紅馬的工藝基本完成。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