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家居生活 » 家紡

定窯白瓷鑒別技巧及主要事項

定窯白瓷始于唐代, 興盛于宋代。 宋代時雖仍以燒造白瓷為主, 但另兼燒黑釉、綠釉、醬釉及白釉剔花器, 這些工藝導致了最後定窯瓷器會呈現偏白色、偏黃色、偏青色、偏紫色以及黑色如漆的特點。

宋代定窯瓷器鑒定技巧:

釉色

定窯瓷器多為白胎, 尤其宋代產品, 幾乎都是白瓷胎, 胎質十分堅硬。 這是因為原料中含氧化鋁量較高。 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謂的“象牙白”色。 少數質差的釉為白中微閃灰黃。 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狀, 因為施釉較薄, 所以薄處能隱約看到胎色。 在器物的折腰處可見積釉呈淺淺的黃綠色。 積釉處氣泡稀疏通透, 大小不一。 這是鑒識時要注意的要點。

玉質感

要有玉質感。 宋代制瓷追求玉質效應, 以有玉質感的為上品, 特別是作為宮廷燒造的瓷品, 更是必須要燒出玉質感來的。

竹絲刷痕

要見“竹絲刷痕”。 定窯的制胎工藝中, 在胎半幹之時, 有用竹絲刷子旋修這一道工藝, 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絲刷痕”。

淚痕

淚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現象, 定瓷流釉往往呈條狀, 宛如垂淚, 故稱淚痕。 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器, 唐至五代定瓷並無此特徵。 唐代定瓷釉薄而潔白, 胎釉結合十分緊密, 無流釉現象;北宋則凝厚而泛黃, 釉內氣泡大而多, 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 形成淚痕。 北宋早期, 定窯採用正燒, 流釉方向自口至底, 北宋中期以後, 定窯創造了覆燒的技法, 流釉方向自底向口,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

底足

定窯器物的底足類型不多,

主要分為平底與圈足兩大類, 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 這些特點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 由於覆燒的發明, 器物圈足得以裹釉, 而將露胎處移至器上, 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麼完美, 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 有些地方釉厚, 有些地方釉薄, 以手撫之, 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 筆者所目見的北宋定窯圈足器無一例外。 這種現象十分奇怪, 但在鑒定中卻非常有效, 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 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 此為鑒定之關鍵。

就目前在市場上所見到的仿定白瓷而言, 淚痕現象已可做到, 竹絲刷痕亦不難實現, 至於器物的變形非人力而可強為, 而取決於燒造時的火候、窯位、氣氛等等因素, 若以人力做作, 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 不自然的痕跡。 現在只有一點還難以企及, 就是足面的不平現象, 這種現象的形成完全出於自然, 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夠的重視, 仍可作為鑒定的一個標準。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