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裝修合同注意事項 裝修合同中的6個常見陷阱

簽訂裝修合同,對於裝修公司而言,是對裝修工作負責;對於消費者而言,是房屋裝修的有效保障。不過,也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裝修公司,在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時故意設置陷阱,牟取暴利。因此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更要仔細檢查,莫讓保障變陷阱。

陷阱一:故意增加裝修項目

有些設計師在設計中故意增加裝修專案,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個梁,沒必要吊頂的地方非要吊頂。這樣一來,裝修報價就要高很多,設計師的提成也就會增加很多了。

對付這種陷阱,消費者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居住需求。如果在設計中出現了造價較高,又沒什麼實用價值的專案,您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要求。

陷阱二:舍低就高撈取回扣

有一些建材商和設計師私下約定,只要設計師在設計中使用了他們的材料,最後由建材商給設計師回扣。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就故意使用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使有其他價格比較便宜、裝飾效果更好的裝飾材料,設計師在設計中也不會採用,結果讓消費者花冤枉錢。

對付這種陷阱,就要求您對目前的裝飾材料市場有個大致的瞭解。什麼材料適合自己的新居,這種材料大致的市場零售價等內容,九正家居網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陷阱三:虛報面積增加預算

如果消費者在設計中堅持自己的想法,刪去了多餘的設計,而且選擇的材料又比較便宜,設計師仍有辦法來增加預算。即在測量時,有意多報、謊報,加大工程量。例如在計算塗刷牆面乳膠漆時,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或將牆面長寬增加,都會導致裝修預算的增加。

如果出現這種問題,您對工程的實際發生量又不太清楚,您可以在合同中注明,裝修費以實際發生額計算,多退少補。這樣您在工程驗收時,可以將工程實際發生面積再仔細丈量一次,並依據這個資料來付工程款。

陷阱四:所謂打折

有些裝飾公司在做合同時用打折來誘惑消費者。這些公司會在合同中附加很多條款,什麼減項不減價,增項另算,改項重新付違約金等。例如,鮑先生和某裝飾公司簽了合同,總價打8折。當施工單位進入木工活時,鮑先生突然不想做吊棚的造型了,這時裝飾公司說已經把材料都訂完了,設計圖您都簽字了不能改,如果非改不可,也不減錢。因為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對增項、減項等都視為違約,那麼打折自然取消。這裡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看好合同的附加項,天上不會掉餡餅。

陷阱五:條款不詳細設置文字陷阱

一些裝修公司會在合同中預先埋下“文字陷阱”。比如故意制定幾條可有多種解釋或正反都有理由的條款,這樣一旦發生糾紛,公司馬上解釋以減免責任。

最常見的文字陷阱,不少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都會注意到在裝修合同中約定使用某品牌的油漆,但裝修驗收後卻發現,油漆品質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細一追究,原來合同中雖然約定了油漆的品牌,但同一品牌的產品有多種等級,用何等級卻未在合同中約定。裝修公司就是利用這種文字陷阱另消費者蒙受損失。此外,裝修工程中有許多專業術語,而大部分消費者又是外行,一些裝修公司故意在合同中羅列大量術語,製造陷阱,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方偷換概念。

陷阱六:“保修”不可輕信

在裝修合同裡,“工程驗收”一項裡包括了“保修”的內容。保修期長短不一,一般一到三年。但實際上,只要裝修完工時沒有出現品質問題,保修的實質意義就不大了。因為一旦工程出現了問題,也很難界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比如,業主家的門開裂了,家裝公司會說是因為家裡的環境太幹。甚至會把責任推到建材商身上。

雖然現在有的合同也約定,在保修期結束後,業主才付品質保證金(即尾款)。但這部分款項通常只占工程款的5%。實際上,家裝公司早就從別的地方把這點錢找齊了。即使出了問題,業主拒付品質保證金,家裝公司也沒多大損失,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