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雞蛋的好處 如何吃雞蛋更健康

由於禽流感和膽固醇的關係,雞蛋也可能面臨下崗?更因受到平民百姓日益嚴重的“三高”問題株連,雞蛋的好名聲仿佛一夜之間宣告作廢。誰是誰非,孰輕孰重?在眾多說法中,我們終於忍不住想問:雞蛋就真的不能吃了嗎?

誤會雞蛋六宗?

誤區1、常吃會導致膽固醇偏高

不會,因為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細膩,順利通過血管壁而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後還可釋放膽鹼,它可以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

誤區2、生吃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也不營養。因為生雞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至於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毛雞蛋”,就更不衛生了。

誤區3、產婦多吃雞蛋好處多

怎麼會呢?產婦分娩,體力消耗較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也隨之降低。大量食用雞蛋反倒增加肝、腎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過多攝入還對人體毒害較大,會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誤區4、紅殼蛋比白殼蛋營養價值高

不會。蛋殼顏色是蛋殼在生殖腔中形成的色素沉積而成。據實驗證明,同等條件下餵養的雞,產下的紅殼蛋和白殼蛋所含營養成分完全一致。

誤區5、茶葉蛋味美健康

不對。剛煮好的茶葉蛋味香,不假。但實際上,茶葉蛋含酸化物質,與雞蛋的鐵元素結合容易刺激胃腸,以至影響消化。

誤區6、“功能雞蛋”會更好

正確食法應該是缺什麼吃什麼。市面上富含鋅、碘、硒、鈣等各種“功能雞蛋”的問世讓世人看花了眼。事實上,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食功能雞蛋。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缺功能雞蛋中所含的營養素。因此,選擇功能雞蛋要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