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本經陰符七術的含義詳解

風水學是一門十分博大精深的學問,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本經陰符七術的含義有哪些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本經陰符七術的含義都有哪些,通過對於風水學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本經陰符七術的含義都有哪些吧。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伏熊分威法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意固志,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也。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己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知形勢。

【譯文】分佈隱蔽威風,就要效法伏熊。所謂分威,就是把威風一部分掩蔽起來。要平心靜氣地堅持志向,使精神歸於心舍,那麼威風就因為阻礙而更加強勁。威風因隱伏而強勁,內心就更堅定有底。內心堅定,就所向無敵。所向無敵,就可用分佈隱伏威風來壯大氣勢。使其像天一樣壯闊。用實來取虛,用有來取無,就像用鎰來稱珠一樣輕而易舉。因此,只要行動,就會有人跟隨;只要呐喊,就會有人附和。只要屈起一個指頭,就可以觀察其餘各指,只要能見到各指活動的情形,就說明外人無法離間他們。如果通曉唱和的道理,就可用離間的方法去加大敵人的裂痕。如果審察透徹,就可使敵人的弱點暴露出來。這樣行動就不會盲目,威勢也可以分散一些。將要有所行動必須先修養心志,並把意圖隱蔽起來,暗中觀察對手的漏洞。凡是懂得堅持自己意志的人,就是能自我養氣的人。凡是知道謙讓的人,就是能替人養氣的人。因此要設法讓精神的交往發展下去,讓武力爭鬥得以化解。這就是所要實現的形勢。

本經陰符七術

譯文

分威要效法行將偷襲的熊。所謂分威,就是要把自己的神威隱藏起來。

平心靜氣地堅持自己的意志,使精神歸之於心,這樣隱藏的神威更加強盛。

神威強盛,內部就更為堅強雄厚,從而能所向無敵。正因為能所向無敵,就要用隱蔽法壯大聲述,使之象天一樣,安然無間。

用實來取虛,以有來取無,就象用鎰來稱銖一樣,十分容易。所以,只要行動就必定有人追隨,有唱者,必有和者。屈起一個指頭,可以更清楚觀 察其餘手指的活動,只要掌握行動變化的情況,對方就無法搞陰謀。認真審察一唱一和的形式,也可用反間手段,在動中掌握對方情況,用“分威”法,隱蔽實力,趁時出擊取勝。

可見要想有所活動,必須先養心志,隱蔽自我實力,以暗察他人活動。

凡是意志堅實的人,就是善於自我養氣,凡是謙遜的人,就是能替他人養氣,所以要設法使精神交往發展,化解干戈,這就是人們所要控制的形勢。

注釋

①分威:分是影響到很遠的意思,也就是威勢盛大,對人與物都有影響。

②法伏熊:效法想要進行偷襲的熊,把身體伏在地上,然後才採取行動,意指直前先要屈。

③覆:覆蓋,外面。

④威覆盛,則內實堅:威的表面如果強盛,內志也自然變成堅實。

⑤以鎰稱銖:容易移動的意思。鎰是重量單位,相當於二十四兩,銖,二十四銖為一兩。

實意法騰蛇譯文及注釋

譯文

堅定意志之法要效法騰蛇。堅定意志就要會養氣。心情安詳,是思慮之本。

心境需要平靜,思慮需要高遠。心境平靜則精神愉快,思慮深遠則計謀有成。心情愉快,思慮就不亂;計謀成功則事業就不可破壞意志、思慮穩定,則心境安詳,心境安詳則所作所行就不會有多大差錯。精神愉快就容易使神思集中。

如果人的膽識、心氣只是暫時寄住在哪裡,那麼奸邪就可能乘機而入,詐謀也可以乘機而行,所說的話也不會是用心思考的。

所以說堅守心靈的術法,在於信守純真而不變化,等待機會,待時機成熟,就可以根據上下交☆禁☆合的判斷來解決問題。

所謂“計謀”,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思慮不周,則聽得不明,即使等待時機,其機會也不會來到。計謀失效則意志不堅定,就會變得虛幻而不切實。

作為“無為”思慮,要求人靜思,五臟六腑都通暢,精神魂魄固守純真,能夠自我反省,聽取外界消息,凝神安志,神遊太虛,待神明往來歸己。以此觀天地之變化,悟解萬物造化的規律,知陰陽之交替,懂得人間之政理。這樣,不出門就可以知曉天下大事,不開窗就可以看見日月星辰等天體變化之道,不必見到民眾,民眾就能聽命而行;不必推行政令,天下就可以大治。這就是所謂“道”。以此可以與神明交往,應用於天邊天涯的世界,而使神明長存世間。

注釋

①騰蛇:類似龍的神蛇,能騰雲駕霧在雲中飛舞。

②實意者,氣之慮也:只要把意當作實體,氣就變得和平,慮也會變成 具體。

③安則其所行不錯:如果內心平靜,就不會有錯誤。

④凝:凝結、安定。

⑤識氣寄,奸邪得而倚之:假如識氣只是單純的暫時寄柱,那麼奸邪就會乘虛而入。

⑥信心術,使心術證明。

⑦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候之:待人接物必須誠懇,上下交流之後,聽從其言論,進而靜觀其動靜。

⑧五臟:指心、肝、肺、脾、腎。

⑨六腑:人體中消化、吸收、排泄的臟器總稱,包括膽、胃、小腸、大腸、三焦(胸膈、上腹和臍腹的三部分臟器,又分上焦、中焦、下焦)和膀胱。

⑩能內視:指不使心外散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