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中醫養生之道小結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日益繁重,人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睡眠對於某些人也成為一個問題,不少人有失眠的困擾。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中醫養生之道小結。


失眠是及其常見的一種疾病,許多人都受到失眠的困擾,臨床上治療失眠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四種:
1、藥物治療
小劑量短時間使用安眠藥是西醫治療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安眠藥有依賴性與成癮性,可抑制呼吸,使記憶力減退,因此要嚴格遵從醫囑,不能濫用。
2、心理治療
主要適用於治療以情緒因素為主導作用的疾病,如神經衰弱、癔病、抑鬱症等。這些疾病可以導致失眠,治好了這些病,也就治好了失眠。
3、自我調節治療
保持情緒穩定,性格豁達開朗,改正睡前飽食、喝酒、看刺激書刊等影響睡眠的習慣,讓自己的生物鐘有規律地進行。

4、器械治療
可以購買有助於睡眠的健康床墊、恒溫冷暖床墊、紅外健康枕、恒溫冷暖枕頭等。
在民間有很多治療失眠的偏方,整理部分如下:
1、保健療法
祖傳治療失眠的偏方有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鐘,從而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2、飲食療法
取大棗,小麥,冰糖,先取大棗、小麥水煎去渣取汁,納入冰糖烊化頓服,每晚1次。
3、藥粥療法
取大棗,元肉,大米,砂糖適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時加入大棗、元肉,煮至粥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4、填臍療法
取酸棗仁,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這也是祖傳治療失眠的偏方之一。


5、敷足療法
取朱砂,加漿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敷于腳心湧泉穴上,包紮固定,每晚1次。
6、足浴療法
磁石,菊花、黃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
1、按壓心包經
循著雙側上臂內側中線,由上向下按壓,痛點再重點按壓,每日1—2次。
2、點揉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肌尺側端,尺側屈腕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於每日臨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紋面,點揉另一手的神門穴,換另一手的拇指,同樣點揉前手的神門穴,以感酸脹為宜,各重複30次。
3、睡前搓湧泉穴
於每日臨睡前取仰臥位,微屈小腿,以兩足心緊貼床面,做上下摩擦動作,每日30次。
4、揉撚耳垂
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雙側耳垂部位,輕輕地撚揉,使之產生酸脹和疼痛的感覺,揉撚約2分鐘。
5、梳頭法
用指叩法,雙手彎曲,除拇指外,餘四指垂直叩擊頭皮,方向為前髮際、頭頂、後頭、項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鐘。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治療失眠。


秋季感冒3款食療偏方巧治咳嗽,秋季早晚溫差大,特別容易感冒咳嗽,咳嗽是因為呼吸道類出現異物而產生的一種保護動作。許多的呼吸道疾病都具有咳嗽這一種症狀,導致咳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接下來就跟大家介紹民間治咳嗽的偏方,可幫助大家保持健康的身體。
1、蘿蔔蜂蜜飲(治療咳嗽)
用料:白蘿蔔5片、生薑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蔔、生薑、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溫熱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蘿蔔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生薑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血及調和藥物使用。蜂蜜潤燥止咳,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治療傷風咳嗽,以風寒感冒咳嗽為宜。
注意事項:體弱屢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復遷延的嬰兒,可試用。但風熱咳嗽,見發熱痰黃者,則不宜選用。
2、百合蜜(專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百合洗淨晾乾,與蜂蜜拌勻,入鍋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點心讓嬰兒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生物鹼、鈣、磷、鐵等成分。藥理試驗其煎劑對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並能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蛛哮喘。與蜂蜜同用,加強其潤肺止咳作用。

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咽乾燥咳,特別是入秋之後的乾咳,伴大便秘結更宜。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嬰兒不宜選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選用為宜。
3、百合款冬花飲(專治:咳嗽)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上料同置砂鍋中煮成糖水。
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後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潤肺止咳。款冬花辛溫,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氣管略擴張,對組織胺引起的痙攣,有解痙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兩藥合用有潤肺止咳、下氣化痰之功效。
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幹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項:本飲以秋冬咳嗽,略見有痰者適宜,對支氣管哮喘或痙攣性支氣管炎,則藥力不及,但可作輔助治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