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裝修設計

盤點裝修合同中的常見模糊詞 小心增項當中暗藏機關

如何讓業主利用裝修合同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當務之急。 因此裝修網提醒您, 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火眼金睛。

1、“保修”不可輕信

雖然現在有的套餐也約定, 在保修期結束後, 業主才付品質保證金(即尾款), 但這部分款項通常只占工程款的5%。 實際上, 家裝公司早就從別的地方把這點錢找齊了。 即使出了問題, 業主拒付品質保證金, 家裝公司也沒多大損失, 事情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2、“增項”暗藏機關

在家裝合同中, 一般都會有這樣的約定:除由於施工方的原因造成的增項外, 業主要求修改和增加的專案由業主承擔費用。 家裝公司就經常利用這一條款來鑽空子, 胡亂收取費用。 比如, 在下水管道的改造中, 只標明水管的價錢, 但不標明需要用多少管道。 最後, 實際使用了多少, 只能聽家裝公司的說法了。 對於埋藏在牆體內的電線等, 就更容易發生此類狀況了。

此外, 還有一種情況, 有些業主為了使房間個性化, 主動要求增加一些設計。 本來業主增加項目的做法會打破房間的整體風格, 但家裝公司為了多收取增項費, 也對此不予制止。

3、自購建材成負累

一般情況, 對於家裝公司更多, 業主都會比較謹慎, 會嚴格審查其品牌、廠家等, 並在合同中注明, 但對自己購買的建材卻疏忽大意, 為家裝公司留下了把柄。

如果業主自己購買建材等裝修材料時, 在合同中務必要標明產品的序號、名稱、廠家、品種、規格、數量等內容。 有的業主覺得自己採購的東西肯定沒問題, 就不在合同中注明, 給了家裝公司可乘之機。 一旦出現問題, 家裝公司就會據此推卸責任, 說是業主購買的建材有問題。

4、模糊詞彙生事端

在裝修合同中, 有些含糊不清的說法, 責任認定帶來了隱患。 諸如, 讓劉先生吃了啞巴虧的“按實際發生額計算費用”等。

相關人士說, “按實際發生額計算費用”是個水分很大的概念。 什麼是實際發生額, 也不好界定。 一方面, 業主無法限制工人的施工損耗, 另一方面, 工人的人工費用計算也不統一, 有按人頭算錢的, 也有按專案工時算錢的, 業主很難準確地掌握有多少工人幹了多長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