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房產行業高增長一去不復返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客觀上要扭住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 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將不斷釋放。 這就需要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有效推進房企穩健經營, 扭轉高杠桿擴張路徑,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對經濟增長存在正向拉動效應與負向擠出效應。 從擠出效應來看, 一方面, 房價過快上漲會對城鎮消費需求產生明顯的擠出作用, 加大城鎮居民住房支出壓力, 從而影響家庭消費意愿;另一方面, 房地產業過度發展、投資回報率過高, 會致使民間資本降低投資制造業的積極性, 對制造業產生擠出效應。 此外, 一些地方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房地產, 導致地方產業結構落后, 發展后勁不足。 這些都不符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 需要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

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 防范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 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央行數據顯示, 2020年6月末, 全國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8.7%。 雖然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可控, 但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行為較難監控。 特別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普遍存在高杠桿擴張的路徑依賴, 在房地產經營行為趨同效應的綜合作用下, 容易加劇債務集中償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 4月以來我國土地市場明顯升溫, 地價溢價率環比上升, 高地價推動房價上漲的預期較為強烈。 因此, 必須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 推動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 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

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

此外, 從維護房地產開發企業自身穩健經營發展的角度看, 考慮到此前房地產業過度發展已嚴重透支居民實際購買力, 必須扭轉過去高杠桿擴張的老路, 加快項目銷售回款, 加大資金儲備, 改變對外源融資的過度依賴, 優化融資結構;降低拿地速度, 約束地價競拍行為, 穩步降低負債比率;全面調整資產區域布局, 優化業務結構。

房地產業關系國計民生。 要實施好房企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引導房企合理融資行為, 改變房企高杠桿擴張現狀, 這將有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房地產市場理性預期, 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也有利于支持制造業投資, 支持高科技創新, 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相關用戶問答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