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家居生活 » 家電傢俱

如何用麵包機做麵包 超詳盡的麵包機制作麵包全過程

原料:(按照我做麵包放原料的順序寫的)
雞蛋1枚(最好打散了丟進麵包桶)

鹽半小勺(麵包機裡送2個量杯和1個勺子, 勺子分兩頭, 一頭大, 一頭小)

糖3大勺(記住哦, 最好放白砂糖哦, 這個比較好吃, 我頭兩次分別放了糖粉和綿白糖都不好吃)
溫牛奶120毫升(要溫牛奶哦!如果沒有鮮牛奶, 溫水兌兩大勺奶粉也不錯, 我就這麼做的)
植物油或黃油兩大勺(最好不要用花生油等味道濃郁的油, 可能會破壞麵包本身的香味, 我用的是葵花籽油)
高筋麵粉250克(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高筋麵粉, 其實就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麵粉, 超市去買麥芯粉就可以)
奶粉3大勺(我買的是雀巢全脂奶粉, 桶裝的, 感覺還不錯)
酵母粉1小勺半(我第二次做就是放了2勺, 所以比較酸)

好, 備好了原料可以開始往麵包桶裡丟東西了!

第一步:把打散的雞蛋、鹽、糖放進去。 記住哦, 鹽和糖放在桶的不同角落哦。
第二步:把溫牛奶倒進去。
第三步:把油倒進去。
第四步:把高筋麵粉和奶粉混合在一起用麵粉篩篩到桶裡。 不篩估計也可以, 但是篩一下麵粉應該更加細膩點吧。 因為量杯是200毫升的, 於是我先篩了200克麵粉進去, 然後再把50克麵粉和3勺奶粉的混合體篩進去。

第五步:放酵母粉。 酵母粉要倒到麵粉奶粉混合物上面, 不要接觸油鹽糖哦, 否則酵母的活性可能會差一些。
做完這些, 可以把麵包桶放入麵包機了!麵包機接上電源, 功能表選擇甜味麵包、淺色、750克, 按一下啟動鍵就開始了。
麵包機剛開始工作的時候, 最好拿個小筷子攪動麵包桶裡的原料。 為什麼呢?攪拌棍有可能不能完全觸及到麵包痛的邊角地帶, 這樣一些麵粉有可能就不會被攪拌到, 做好的麵包外殼就會有殘留的麵粉, 顯得很不美觀。 等麵包機的攪拌棍轉得越來越快, 呈勻速運動, 就可以不用筷子攪了, 蓋上麵包機的蓋子, 玩去吧。

大概三個小時後, 麵包機發出響聲, 麵包好了, 麵包機進入保溫狀態,

過了10分鐘, 把麵包桶取出來(注意別燙著), 然後把麵包桶往碟子上一倒扣, 香噴噴的鬆軟的充滿奶香味的麵包就出現在了眼前!然後, 過了20分鐘, 麵包就被吃光了!

麵團的發酵
發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簡單的說, 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 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
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 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 使麵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處。 發酵不足, 麵包體積會偏小, 質地也會很粗糙, 風味不足;發酵過度, 麵團會產生酸味, 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 我們可以攪拌好麵團, 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 其他時候, 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 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 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麵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麵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麵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發酵的時間和麵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係。一般來說,普通的麵團,在28度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麵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麵團排氣,讓它重新“瘦”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麵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麵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分鐘。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麵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麵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麵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又叫最後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麵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濕度。
很多TX問我怎麼保持這個溫度和濕度條件。工業製作有專門的發酵箱。而家庭製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力創造類似的環境:將麵團在烤盤上排好後,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盤開水,關上烤箱門。水蒸氣會在烤箱這個密閉的空間營造出需要的溫度與濕度。
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當開水逐漸冷卻後,如果發酵沒有完全,需要及時更換。
最後發酵一般在40分鐘左右。發酵到麵團變成兩倍大即可。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麵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麵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麵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發酵的時間和麵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係。一般來說,普通的麵團,在28度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麵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麵團排氣,讓它重新“瘦”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麵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麵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分鐘。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麵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麵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麵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又叫最後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麵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濕度。
很多TX問我怎麼保持這個溫度和濕度條件。工業製作有專門的發酵箱。而家庭製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力創造類似的環境:將麵團在烤盤上排好後,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盤開水,關上烤箱門。水蒸氣會在烤箱這個密閉的空間營造出需要的溫度與濕度。
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當開水逐漸冷卻後,如果發酵沒有完全,需要及時更換。
最後發酵一般在40分鐘左右。發酵到麵團變成兩倍大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